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三夏”一线,麦收正酣

体育正文 262 0

“三夏”一线,麦收正酣

“三夏”一线,麦收正酣

芒种忙,麦上场。眼下(yǎnxià)正是芒种时节(shíjié),也是小麦收获的季节。目前,齐鲁大地上6000多万亩小麦正自南向北、由西向东陆续(lùxù)成熟,机械化收获也相继展开,成熟一片(yīpiàn)、收获一片,让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。 夺取夏粮丰收,对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至关重要(zhìguānzhòngyào)。今年收获季有哪些(něixiē)小麦优良品种表现突出?为保障颗粒归仓,各地又做了哪些准备?在这个火热的“三夏(sānxià)”,让我们一起看看齐鲁大地上的麦收景象。 麦浪深处“藏(cáng)”着高产密码 经与会专家田间实际测定,“山农(shānnóng)67”田间性状表现优良,抗倒性及抗病性表现突出,亩穗数超过40,穗粒数50粒左右,预测(yùcè)该品种在示范田内具有亩产800公斤的(de)潜力,是一个优良的高产小麦(xiǎomài)新品种。5月29日上午,胶州市铺集镇1200亩“山农67”示范麦田里,黄澄澄的小麦随风涌动,麦浪起伏处,厚实绵长的“沙沙(shāshā)”声此起彼伏(cǐqǐbǐfú)。由山东农业大学、山东米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(以下简称山东米诚公司)组织的小麦新品种“山农67”现场测产和观摩会正在这里(zhèlǐ)进行。 据介绍,该片示范田地力(lì)条件一般,部分地块pH值甚至(shènzhì)低于5.0(偏酸性),有机质含量有些地块不足1%。在这样的地力条件下,该品种为何还能有这样高的产量(chǎnliàng)预期? 据“山农67”育成(yùchéng)人、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建省介绍(jièshào),该(gāi)品种是他们团队历经15年时间选育成功,并于2023年通过山东省审定。该品种遗传(yíchuán)了(le)母本矮抗58和(hé)欧洲父本D6大穗、多花、多实、多抗等优良性状(xìngzhuàng),突出特点是产量高、抗逆性强、蛋白质含量高。该品种茎秆粗壮、蜡质层厚,株型紧凑,抗倒性好,越冬抗寒性好。同时,该品种高抗白粉病,慢条锈病。可以说,高千粒重、多粒与多抗性优异特性(tèxìng),为该品种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另外,在播种前,示范地块(dìkuài)进行(xíng)了深耕,耕深在30-40厘米;播种时,采用12.5厘米窄行密植,适当增加(zēngjiā)种植密度;播种机械采用的是复式精(jīng)量窄行播种机,保证了苗齐苗匀;日常管理,则采用水肥一体化模式,在节省水肥的同时,还保证了小麦肥水关键需求期“喝得饱”“吃得好”,最终实现优质高产。 作为省属重点高校,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聚焦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致力于解决(jiějué)农业发展中的痛点(tòngdiǎn)难点问题(wèntí),并注重科技成果推广与转移转化等工作。为让“山农67”这一新品种尽快从试验地走进大田生产(shēngchǎn),山东米诚公司已独家买断该品种的全国生产经营权,主体负责该科技成果的推广落地,以市场化手段服务实际生产。这一合作,也是该校“产学研用”校企深度融合的生动(shēngdòng)案例(ànlì)之一。 “山农67”优良的性状及高产潜力,让种植大户及农资经销商眼前一亮,不少人现场表达了引种的意愿(yìyuàn)。陈建省教授介绍,“山农67”在山东省及附近相同生态区均(jūn)可种植,适宜播期为10月7日(rì)至15日,每亩(mǔ)(měimǔ)基本苗25万株左右,建议使用窄行播种机或宽幅播种机提高亩穗数,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。 农村大众报(dàzhòngbào)记者 王星 眼下,韩店(hándiàn)镇的小麦进入大面积收获期,当地种粮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的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抢收小麦,确保夏粮颗粒归仓。 (霍广 摄)6月5日,邹平市韩店镇韩店村的高标准农田(nóngtián)里(lǐ),农机手驾驶收割机(shōugējī)在收获小麦。 这里的小麦为何每斤多卖一毛钱(yīmáoqián) 6月5日,郓城县随官屯镇(túnzhèn)文昌苑社区的田野里,金色麦浪翻涌起伏,3台收割机正(zhèng)隆隆作响,来往穿梭。200余亩优质小麦刚刚完成收割,带着清香被送往华熙农业的粮仓。社区党委书记赵玉站在田埂上,望(wàng)着远去的运粮车说:“这只是开始(kāishǐ),后面还有2000多亩好麦子(màizi)等着收割。” 好麦子离不开好种子。在(zài)赵河村6000吨容量的粮库前,工作人员正仔细检测新收的小麦(xiǎomài)样本。这些麦子可不普通,它(tā)是华熙农业和山东(shāndōng)农业大学联手培育的“冠军口粮”,其蛋白质含量超过13%,面筋指数高达90%以上。 “我们的(de)麦子筋道足、耐嚼,特别适合体育运动员的需要。”赵玉介绍,这种专供粮(gōngliáng)的价格是普通面粉的2-3倍,市场很稀缺。该项目是在(zài)省派第一书记(dìyīshūjì)牵线下落实的,项目计划投资1.2亿元,将打造“种、养、研、产、销”一条龙产业链。 好(hǎo)项目要让农民尝到甜头。2023年,文昌(wénchāng)苑社区拿出150亩(mǔ)地做试验。华熙农业承诺保底亩产1200斤,每斤(měijīn)再加价0.1元收购。最终一(yī)算账,每亩收入达到1584元,比种普通麦子多赚三成以上。真金白银的收入让乡亲们吃下“定心丸”,2024年当地订单种植面积猛增到3000亩。 郓城县七村合盛谷物种植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的合作意向书写(shūxiě)得明白:农户卖粮价比市场价高0.15元/斤,村集体每亩收50元管理费。光这一项,赵河村集体一年就(jiù)增收15万元。“合作社管种,企业包销,老百姓和村集体都(dōu)受益。”赵玉说,今年,社区(shèqū)种植面积要扩大到6000亩,还要建粮食深加工厂,开发运动员专用面粉等产品,让(ràng)(ràng)小麦身价翻着跟头涨。让土地(tǔdì)生金、更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红利。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赵考壮(zhuàng) 部分小麦暂存在合作社的晒场(shàicháng)。 刚进6月,淄博市周村区唐庄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(hézuòshè)的800亩小麦就开始收割了。6月5日,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刘承毅告诉(gàosù)记者,“整个农场已于昨天正式全面(quánmiàn)开割,预计6日基本完成收获工作。” 夏粮的销路早已提前定好,收割机(shōugējī)来回穿梭,新收的小麦在田间直接装车运走。有一部分没有运走,被送往(sòngwǎng)合作社的晒场。 “这些麦子已达到入库标准了,不需要晾晒。”刘承毅解释说,当日运输车辆(chēliàng)有限,来不及运走,堆(duī)在这儿先暂存一下。 “近两年来部分农资涨价,在种粮(zhǒngliáng)户的心里,控制种粮售粮成本,需要一分一厘细算账。”合作社一位工作人员(gōngzuòrényuán)说。 和农资价格相比(xiāngbǐ),更令刘承毅心焦的是天旱。刘承毅说,合作社流转1000多亩(mǔ)土地,约800亩用于种粮,部分地块在山丘地带(dìdài)。合作社建了蓄水池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灌溉压力,但仍无法完全满足(mǎnzú)用水需求。 刘承毅(liúchéngyì)一边忙麦收,一边盼雨,他计划6月10日左右播种玉米,而这两天尚无降雨迹象(jìxiàng)。 除了唐庄合作社,附近不少种(zhǒng)粮户也在不同程度地盼着降雨。南郊镇农民韩玉美租种了30亩地种植红薯(hóngshǔ)和玉米,看上去,她目前还处于“农闲(nóngxián)”状态。“红薯已经(yǐjīng)种了四五亩,其余的地块准备种玉米,还没播种。”她告诉记者,“等雨啊。” 麦收(màishōu)之后马上就要备播玉米,对于唐庄(tángzhuāng)合作社这些喊渴的农田,刘承毅认为:“就目前情况来看,将来如果能从外部引来水源,就有希望满足灌溉(guàngài)用水需求。” 记者注意到,前不久有关部门针对2025年6月份全省(quánshěng)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(yánpàn),分析认为:6月上中旬降水偏少,下旬降水偏多,后期(hòuqī)还可能出现旱涝急转。 农村大众报记者(jìzhě) 段书强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王洁 梁擎擎 康驿镇多措并举备(bèi)“三夏” 芒种时节,在汶上县康驿镇(zhèn)的广袤田野间,金黄色(jīnhuángsè)的麦穗随风摇曳,呈现出一幅丰收的景象。为确保小麦(xiǎomài)颗粒归仓,康驿镇多方联动、多措并举,全力以赴为“三夏”生产保驾护航。 该镇抽调精干力量,成立农机和(hé)农技服务组(fúwùzǔ),深入各村开展巡回指导。农技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、家庭农场(nóngchǎng)等(děng),仔细检查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、打捆机等各类机械(jīxiè)的检修、调试和保养状况,确保每台农机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“三夏”作业。农技人员还针对发现的问题,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,帮助合作社和农机手解决实际困难。 为提高(tígāo)农机(nóngjī)手的安全操作和(hé)技术水平,通过举办现场培训班等方式,为农机手(nóngjīshǒu)讲解农机操作规程、安全注意事项、常见故障排除以及小麦机收减损技术等实用知识,切实增强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,从源头减少农机故障,保障“三夏”机收作业安全有序。 镇上成立农机(nóngjī)应急服务队,摸清各村农机底数,建立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,并提前做好油料供应、交通疏导等保障工作,以便帮助种粮(zhǒngliáng)大户协调农机、解决麦收和(hé)夏种等问题。 各村成立由秸秆禁烧工作人员、村“两委”干部、志愿者、网格员组成的(de)“三夏”服务队,对孤寡老人(gūguǎlǎorén)、外出务工、残疾人等特殊家庭进行帮扶,确保小麦抢收、晾晒、快速(kuàisù)归仓。 农村(nóngcūn)大众报通讯员 赵延怀
“三夏”一线,麦收正酣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