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上海光影美术馆”首展亮相静安苏河湾
“上海光影美术馆”首展亮相静安苏河湾
“上海光影美术馆”首展亮相静安苏河湾
东南网5月31日报道(记者 卢金福 文/图)5月31日,端午假期第一天。福清市(fúqīngshì)南岭镇的(de)街道干净整洁、房屋鳞次栉比,在飞牛集市(jíshì)里,不少游客在用餐、选购文创产品,这一年来,该镇通过(tōngguò)环境整治,集镇(jízhèn)焕发生机活力。这些变化的背后,离不开一位来自台湾的“新农人(rén)”——吴正隆。作为投身福建乡创乡建的台胞代表,他用八年时光,将对乡村的热爱化作实践,在八闽大地上书写着两岸融合发展(fāzhǎn)的生动故事。
有温度的“陪护式”服务提升村民(cūnmín)幸福感和获得感
吴正隆(zhènglóng)是(shì)台湾(táiwān)新北市人,原(yuán)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环境设计学院副教授,台湾注册建筑师。2013年,他受邀参加“6·18闽台建筑师专家论坛”来到福州,相关机构(jīgòu)抛出橄榄枝,希望他能来福建参与具体的建筑规划项目。2014年起,吴正隆担任时代建筑设计院(福建)有限公司特聘台湾专家。
“大陆给(gěi)台湾设计师很大的发挥空间(kōngjiān)。”2014年起,吴正隆深入福建各地,开展乡村建设项目的指导和(hé)咨询服务,2020年创立设计公司(gōngsī)常住福州,参与了乡建乡创项目。他表示,福建出台了一系列乡建乡创方面的惠台政策,给了台湾设计师大展身手的舞台,解决了后顾之忧(hòugùzhīyōu)。
数年间,吴正隆在福建参与了18个乡建乡创项目(xiàngmù),团队中也集聚了30余名两岸青年建筑设计师(shèjìshī),为一个又一个乡村重拾盛景。
海交会上起步(qǐbù)镇闽台乡建乡创成果发布区。
吴正隆在乡建乡(xiāngjiànxiāng)创过程中,充分调研与(yǔ)听取村(cūn)民意见。桂林村位于起步镇仙茅山脚下,文化历史底蕴深厚。该村入选2024年福建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项目后,吴正隆乡建乡创团队入驻(rùzhù)桂林村,挨家挨户开展(kāizhǎn)田野调查,查阅村史资料,深入了解桂林村历史文化、特色资源,结合村情实际。历经80余次村民座谈、15轮设计方案调整,梳理出“一街一溪一基地(jīdì)”的改造框架(kuāngjià),将破败老屋、闲置荒地转化为文化地标与产业引擎,策划了39个建设项目。
“摒弃大拆大建,以小投入、微改造方式实现(shíxiàn)接地气、更添魅力的村庄风貌。”吴正隆表示,团队整合分散(fēnsǎn)的公共空间(kōngjiān),修缮(xiūshàn)闲置楼房,打造桂林村乡村会客厅一七彩基地,近5000平方米的空间内浓缩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娱多功能,建成全民(quánmín)共享茶室、研学基地、闽台园艺创客中心、老年公益课堂、妇女(fùnǚ)学习空间、儿童希望书吧等,惠及老、少、青、妇各群体。
吴正隆(zhènglóng)在桂林村开展普惠型适老化改造,让养老变享老。以75 岁以上老人(lǎorén)居所卫生间改造为切入点,对报名参加适老化改造的村民,吴正隆团队入户实地查看,根据居所实际情况和老人健康状况(jiànkāngzhuàngkuàng),提供个性化改造,以微投入模式实现(shíxiàn)老年群体居住品质提升(tíshēng),已有58户参与改造,户均改造成本不到 1000元。
“只有深入(shēnrù)了解居民(jūmín)需求,才能为他们带来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。”吴正隆强调,设计不仅是建筑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(de)保护与传承。他希望通过努力,让更多人爱上家乡,回到原乡,创造属于(shǔyú)自己的“桃花源”。
打造“乡村爆点”激活特色资源(zīyuán)
南岭镇原为福清最落后的(de)乡镇,经济指标倒数(dàoshǔ)第一,以大姆山草原而出名,有着“福州版呼伦贝尔大草原”的美誉,当地农户有在草地上(shàng)放牧养殖肉牛的传统。
2023年11月(yuè),南岭镇入选2024年度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集镇名单。去年1月,南岭镇围绕“山海草原第一(dìyī)镇”主题,与吴正隆团队深度(shēndù)合作,深入村居收集每家每户整治需求,与集镇发展(fāzhǎn)规划有机结合。
“南岭镇的草原和牛是一大特色(tèsè),每年吸引(xīyǐn)40万的游客游玩,但却很少(hěnshǎo)留下来消费。”吴正隆在研调中发现,南岭镇商贸业并不发达,吃的地方(dìfāng)较少,缺少公共空间。他和团队把集镇里老旧的闲置宿舍(sùshè)进行了改造,打造集长者食堂、妇女技能培训、青年创业指导中心、儿童学习空间、美食商铺、闽台乡建乡创驿站(yìzhàn)、文创商店、牛肉面馆等多功能于(yú)一体的飞牛集市。而这名称灵感源自“冬天风大,牛都要飞起来”的趣谈。
同时,团队还完成民宿(mínsù)化农房改造、镇区道路“白改黑”、小公园微(wēi)景观改造、田园步道等(děng)项目,持续提升镇区面貌和村民生活品质,新建成的口袋公园“南岭记忆”墙则融入(róngrù)了“三牛精神”、农耕文化、传统石头厝等元素,沿街“牛”风幡、“牛”招牌、房前屋后藤蔓、鲜花(xiānhuā)布置等方式改造提升集镇风貌。
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的(de)契机有效激发了活力(huólì),吸引青年“回流”创业。农特产品馆、飞牛咖社、见稻咖啡(kāfēi)、虎头山农家乐等特色小店纷纷开业。
“乡村(xiāngcūn)(xiāngcūn)建设(jiànshè)要先聚人气、扬名气、树风气,以点带面促进整片区域发展。”吴正隆总结乡建乡创理念:“关键在于找准乡村自身特色、资源和文化,挖掘独一无二的‘爆点’,而非模仿复制。”
今年2月,福清市泛南岭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揭牌。度假区以大姆山为核心,整合“三镇(sānzhèn)一街”资源(zīyuán),规划(guīhuà)建设大姆山路、山海(shānhǎi)草原观光步道、风动石千亩山野公园等项目,目标是将泛南岭区域打造成集休闲、观光、康养、避暑于一体的高品位旅游度假胜地。
据了解,福建省近年来(lái)大力推动深化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,通过出台扶持政策、构建全过程服务体系,吸引了大量台湾优秀建筑师(jiànzhùshī)、规划师和文(héwén)创团队来闽扎根基层。截至目前(mùqián),已累计引进170支台湾团队、629名台湾专业人才,在近600个村庄开展“陪护式”服务,覆盖全省93%以上的(de)县(市、区)。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